WASI COLLEGE
WASI 知識分享平臺
*網站涉及的素材與資料來源于相關標準、經驗知識、集團內參,部分來自網絡,僅供參考
生產工藝
閱讀更多
歡迎閱讀萬喜知識分享平臺
咨詢熱線 :022-88829200
如您有任何疑問,歡迎留言
E-mail: info@wasi.com.cn
或 service@wasi.com.cn
冷鐓與紅打工藝
- 分類:生產工藝
-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7-12 09:54:26
- 訪問量:0
冷鐓與紅打工藝
作者 WASI緊固件 話題 表面涂層 外觀與性能
紅打工藝與冷鐓工藝的介紹
紅打與冷鐓都屬于少無切削加工工藝。紅打就是把材料加熱到再結晶溫度之上進行沖壓,緊固件冷鐓就是直接擠壓成型。
冷鐓工藝是一種利用金屬在外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塑性變形,并借助于模具,使金屬體積作重新分布及轉移,從而形成所需要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。紅打,就是我們通常所說到的熱鍛,首先要對被加工件進行加熱,超過其本身的再結晶溫度,再進行塑性成形。溫度取決于它本身的含碳量,以低碳鋼為例為540℃,純鐵的為450℃。標準鋼的開始再結晶溫度約為727℃,但普遍采用800℃作為劃分線,高于800℃的是熱鍛,在室溫下進行鍛造的成為冷鐓。在紅打工藝中,加熱的目的是提高金屬的塑性,降低金屬變形抗力,使之易于成形,并獲得良好的鍛后組織和力學性能。
如上圖,目前最佳的加熱方式為感應加熱,感應加熱可以使工件在幾秒鐘之內達到再結晶溫度之上,并且使工件受熱均勻,不會發(fā)生部分沒均勻加熱的情況。
紅打工藝的加工流程
碳鋼以及馬氏體不銹鋼材質
線材→退火→抽線→切斷→加熱→紅打→搓絲→熱處理→清理→表面處理→檢驗→包裝
冷鐓工藝的加工流程
碳鋼以及馬氏體不銹鋼材質
線材→退火→抽線→切斷→冷鐓→搓絲→熱處理→表面處理→檢驗→包裝
奧氏體不銹鋼材質
線材→退火→抽線→切斷→冷鐓→搓絲→清洗→鈍化→檢驗→包裝
紅打工藝的優(yōu)點
1,工件成形基本上不受產品零件自身外部形狀的限制;
2,生產使用通用設備,價格便宜,易于生產,較為常見,處理較硬的金屬時的高效;
3,零件具有更高的延展性,這使得它們適用于許多配置;
4,隨著金屬變形,再結晶過程消除了應變硬化效應;
5,生產出來的工件機械性能良好,通過對金屬毛坯進行加熱,擠壓和冷卻,其金屬結構發(fā)生變化,消除了鑄造或拉絲所引起的原始缺陷,使零件的內部晶體結構從內到外的線性形狀得以改善;
6,通過加熱,金屬的內部晶粒被細化,從而提高了金屬的密度并提高了零件的耐腐蝕性。
冷鍛工藝的優(yōu)點
1,冷鐓是在常溫條件下進行;
2, 冷鐓工藝可以提高材料利用率,達到了完全無切削加工,大大提高了生產率;
3,各道工序可在同一臺機床上加工,減少了設備以及人力;
4,冷鐓工藝能提高產品表面光潔度并且保證產品精度。
總的來說,紅打的優(yōu)點是設備便宜,對材料要求不高等,很硬的工件也能高效的進行加工。但是材料利用率不高,效率較冷鐓低,因此產品的造價相對會便宜。在高溫的加熱下,材料遇到氧氣會產生氧化皮,要比冷鐓步驟更為復雜。一般情況下,紅打需要人工操作,一人進行加熱,一人進行沖壓操作,相較于冷鐓更耗費人力。冷鐓的優(yōu)勢是材料利用率高,效率快,金屬流線不會被切斷,但是對材料的要求高,材料要有較高的塑形和較低的硬度,表面質量要好,并且尺寸精度高,以保證加工出來的工件相同,材質不好或改制不當,成型時有可能產生缺陷。冷鐓設備價格較貴,但并不需要人力。所以,冷鐓和紅打相比較來說,冷鐓的工件外觀、質量以及速率都更加。大規(guī)格數(shù)量少的產品適合紅打,數(shù)量多的產品適合冷鐓。
以上部分內容與圖片來源于網絡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